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
一千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吸取中国文化的营养,沿着这一人间佛教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功。在人类所创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独具的精深哲学思想、丰富的精神财富、庞大的文献宝库、精美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
佛教文化涉及面很广,不仅有建筑、雕塑、绘画、音乐、书法,茶文化、素食文化都包含其中。
——赵朴初
前言
佛教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本身蕴涵的宗教神秘感及其庄严性、历史性、民族性,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美工艺相结合,开创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化的发展和盛世造佛的时代,把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演绎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和精美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佛教艺术领域根深叶茂,独领风骚。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传入时间、途径的不同,并受传播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影响,形成了三大支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这三大支系的佛教造像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一种带有宗教情感的艺术创作活动,中国的佛教造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与社会形态、民族心理、民间风俗、审美心理等密切相关。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佛教造像的手法和雕塑语汇极为丰富,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弘扬、展示中华佛教文化魅力和佛教造像艺术风采,呈现中国当代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提升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的层次和品位,引导中国当代佛教造像及雕塑艺术发展的方向,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
举办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是集中展示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新创作,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首届展览,选取造像暨雕塑艺术为主题,绝大部分展品都是由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在学习研究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佛理的理解和思考,运用丰富多样的雕塑语汇和表现手法对佛教造像进行的时代阐释。其中无论是佛陀的拈花智慧,或是法相的慈悲庄严,亦或是纯艺术层面的雕塑手法,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灵动。
该展览为首次中国当代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的最大展事,展览会组织委员会邀请了国内顶级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评选。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佛教协会
承办单位
云南省博物馆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展览部
战略合作单位
云南玖大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斯米特艺术装饰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福建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
《海峡工艺美术》杂志
组织策划:
吴鹤林
策划:
陈发凯 李 亮
顾问:
丹 增 中国文联副主席,原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学诚大和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
刀述仁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
释如常法师 台湾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长
钱绍武 著名雕塑大师、画家、书法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李家振 著名佛教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凤凰网佛教文化总监
组织委员会
主任:
宋春华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建设部原副部长
副主任:
田 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马文斗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
吴鹤林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
评审委员会
主 任:
田 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名佛教音乐专家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列):
叶毓山 著名雕塑家,教授,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印乐大和尚 白马寺方丈,白马寺佛教文化研究会会长
孙振华 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张 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金 申 古代佛教美术史及佛教文物鉴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
邹时萌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建设部规划司原司长,原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彭多毅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
彭富春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
甄彦苍 著名民间雕刻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秘书长:
陈发凯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山大学博士、美国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后。具有丰富的东西方企业管理经验,并著有多部佛教文化著作
李 亮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毕业,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城市公共艺术项目设计及实施,参与多项城雕及奥运会雕塑建设及白马寺扩建设计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
主任:杨 阳
成员:邱 凯 李 丹 金海东 吴 迪 王 路 何 鑫
展览介绍
主题
文化 公益 交流 创新
宗旨
弘扬、展示中华佛教文化魅力和佛教造像艺术风采,呈现中国当代佛教造像及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提升佛教造像及雕塑艺术的层次和品位,感悟制作工艺的娴熟技艺,引导中国当代佛教造像及雕塑艺术发展的方向,表彰杰出雕塑艺术家,嘉奖优秀雕塑艺术作品,鼓励雕塑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促进学术界与艺术界的沟通与交流,推动佛教雕像制作工艺的水平以及传统工艺的保护与理论研究,培养佛教雕像艺术的专业人才,探索公益活动新的模式,加强国内外佛教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周期
以评选形式召开的双年艺术展。
时间
2012年10月26日-11月2日(10月29日为例行闭馆日,不对外开放)。
地点
云南省博物馆(中国云南省昆明市)
奖项设立
金刚奖(金奖)1名;七宝奖(银奖)2名;
莲花奖(铜奖)3名;如意奖9名。
展览流程
2012年5月至8月 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征集,整理
2012年6月 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2012年8月 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出200件参展作品
2012年8月 发送《入选通知书》
2012年9月 制作《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画册》
2012年10月 参展作品送达昆明
2012年10月 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2012年10月23日-25日 布展
2012年10月25日 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实物现场评选出4项 15个获奖作品
2012年10月26日 艺术展开展(开幕及颁奖仪式)
2012年11月2日 艺术展闭展
2012年11月3日-4日 撤展
参展须知
由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征集方案如下:
一、展品征集范围
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雕塑家及艺术家;从事佛教造像及雕塑艺术制作企业及专业团队;从事民间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制作专业艺人和专业工匠。
二、展览规模
遴选各类材质的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精品200件;
特邀国外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50件(不参加评选活动)。
三、展品征集办法
参选作品面向社会广泛征集。
四、参展细则
1、组委会对参选作品和参展作品的作者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和展位费用。
2、参选作者可从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官方网站(www.csggys.com)了解展览信息,进入官方网站的“中心活动”—“展览”,下载《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应征作品信息表》(包括:作品名称、规格、重量、创作时间、材质、制作工艺、作品估计价格、作者通讯信息、作品解读和作者艺术简历等)。
3、参选者可以个人或团队名义参评参展。每人或每个团队最多提交3件作品。
4、 参选作品须为作者的原创作品,并拥有作品的全部知识产权。
5、参选作品题材:建国以来的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
6、参选作品材质:包括玉雕、木雕、石雕、金属锻造铸造、陶瓷和泥塑等。
7、应征作品高度约为50cm-250cm。玉雕、瓷雕作品可据实际尺寸提交;其他材质如有特殊尺寸,请作者与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确认。
8、参选作者应在2012年7月20日前将填写完整的《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应征作品信息表》(电子版)及作品的不同角度图片(不少于3张)通过电邮发送至组委会办公室的专用邮箱(E-mail:fjdszl@126.com 或 fjdszl@sina.cn)。另请快递邮寄由作者本人签名的《应征作品信息表》原件(1份)和刻录所有资料的光盘(包括应征作品图片、作者近照、《应征作品信息表》电子版等)给组委会北京办公室(收件人:金海东,信封上请注明“佛像展参选稿件”字样)。
作品入选后,需使用该图片印制《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画册》。故对图片的基本要求为:尺寸不小于210×285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格式为JPEG和容量不小于5MB等。
9、参选图片、文字等资料概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备份。
10、参展作品应在2012年10月8日-10日期间运至组委会办公室指定的昆明收货地点,逾期视为自动弃权。
11、参展作品须以国际标准箱包装。易碎作品请妥善包装,确保运输安全。组委会办公室拒收残破作品。
12、参展作品送展和撤展的包装、运输费用由参展方自理。
13、组委会聘请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制定的评选标准和程序评选参展作品及获奖作品,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官方网站公布评选结果。
14、2012年11月以后,组委会将择时举办国内外巡回展览。
五、评选方式
1、入选参展作品评选:由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应征作品图片资料进行遴选。
2、获奖作品评选:由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根据入选参展作品实物现场评选。
六、特别声明
1、参展作品或任何用于创作参展作品的素材均不得有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权或其他任何知识产权,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
如涉及对任何第三方著作权或其他任何知识产权的使用,入选作者应取得相关的许可。
如因参展作品侵犯任何第三方著作权或其他任何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而产生的纠纷及争议,由入选作者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2、在评选期间或参展期间或展览结束以后,如发生参展作品的知识产权纠纷,经有关方面查实,组委会有权取消作品的参展及获奖资格,有权向作者要求索回入选证书、获奖证书和奖品,有权通过新闻媒体和官方网站披露事实真相。
3、展览主办方享有参展作品的展览权、汇编出版权、相关宣传品及媒体使用权,并授予本次展览的承办单位行使。
4、《应征作品信息表》中的“作品估计价格”,为组委会向保险公司投保时提供的参考价格。如作者报价偏高,保险公司有权不接受该作品的投保业务。单件作品最终的投保金额,以保险公司核批为准。
5、参选作者投稿时即被视为接受并严格遵守组委会对本次展览所设立的各项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本文件。
6、组委会将印制《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作品画册》赠送给参展作者(1件参展作品限1本)。
7、组委会将举办隆重的展览开幕式,邀请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现场进行报道和宣传。
8、本组委会拥有对展览相关项目活动的调整权和解释权。
七、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网址:www.csggys.com
北京办公室
联系人:李 丹(0086-13811517084) 金海东(0086-13810233600)
电话 / 传真: 0086-10-58934458
电邮:fjdszl@126.com / fjdszl@sina.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建部大院内标准图站北二楼
邮编:100037
昆明办公室
联系人:邱 凯 王 路(0086-13708475852)
电话 / 传真:0086-871-553130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庆丰街大观花园商务楼 E2座8楼 802号
邮编:650032
主办单位简介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是2009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集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设计、规划、创作、交流于一体,并以此为宗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中心拥有权威的专家委员会及强有力的执行团队,致力于发掘城市内涵,打造优质城市空间。以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独特的方法,为建设和发展城市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关注城市环境与发展;保护城市的公共利益与文化;传播和弘扬中国城市文化,合理开发利用中国城市资源,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是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的一贯宗旨。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宗教艺术科研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挖掘、整理国内各种宗教艺术资源,举办各种有关宗教艺术的展览、演出、拍摄及学术科研活动,开展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调研,促进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主办或参与举办多次大型活动,如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活动,第一届少林功夫国际学术研讨会,麦积山石窟雕塑、绘画、摄影展以及参与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宗教在中国》等,都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