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美学讨论之六
就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无固定的模式。不过,城市化一般都会直接引发社会公共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比如建设大规模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客货运枢纽,设立各种类型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等,当然也包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布置公共艺术作品。应该看到,城市化并不必然地给社会的所有阶层都带来利益,也不会同等程度地使所有的地域经济焕发活力。城市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使城市经济功能实现有效运作,它们不是或者至少可以说不完全是某种抽象的人文道德理想的产物。至于公共艺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情况可能要来得更为复杂一些。作为艺术性的创造物,公共艺术或多或少地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精神品质,不会完全地附属于城市肌体中的支配性的经济力量。与此同时,由于它是属于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投资者或政府决策层显然会对它提出功能的要求,于是,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所做的实际上就是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在有关公共艺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业内人士大体上是有共识的,美化城市,增添城市的亲和力,锦上添花之类的通行说法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希望用公共艺术来扮靓我们的城市。这种共识还可以作进一步细化阐释,比如有助于营造现代都市良好的环境氛围,调节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和谐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甚至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这些构想本身都没有问题,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复杂效应,具体的公共艺术建设和规划往往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过于笼统和抽象的说法事实上会掩盖公共艺术建设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从而失去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城市化从本质上讲是各种经济的强势力量扩张的过程,城市的规划虽然涉及高度专业化的技术问题,但其基本的目标是为了使城市经济的产业实现更为有效的运作,当然这一点也许不为那些正在为中产阶级化努力的专业人士所认同。城市化对公共艺术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这种艺术能否有助于城市总体的物质功能的有效发挥的前提上的,这里的物质的概念自然包括了经济、政治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要素。简单地说,公共艺术要能够为城市的经济搭起唱戏的舞台,或者至少是能够起到使城市经济运行更为顺畅的润滑剂的作用。实际生活中,情况也许不那么绝对,有时,决策部门投资于公共艺术的动机可能不能都简单地归诸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过,国内流行的把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作为改善所在城市投资环境重要举措的说法,大体上是能够反映决策层面的一般心态的。
毫无疑问,公共艺术在推进城市化的物质进程是具有自己独特作用的。在谈到这方面问题时,投资者和决策层多以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城市为例证,比如,纽约、巴黎、斯德哥尔摩等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的积淀使得这些城市具备了更多的吸引力。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即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给这些城市增添魅力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某种功能性考虑的直接产物,具体到单个的作品,其产生有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气氛的塑造从来就是自然和历史地形成的,以为依据某种高明的政策就可以在短暂的几年时间里创造出奇迹,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事实上,一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的形成要远比建筑一大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或立体交通系统来得复杂,科学论证、专家权威的讨论以及发动市民参与之类的办法在处理这类问题并不是总能得心应手的。对此,政府决策层在思想上应有充分的估计,否则,很难避免好心办坏事的结局。
在指导思想上把公共艺术定位为一种衬托和张扬现代城市经济强势力量的文化性附丽,公共艺术就容易走入到一种不尴不尬境地。公共艺术享有一定的公共影响力,一旦被整合到社会的各种现实的商业、金融或政治的利益关系里,就完全地变成了某种工具化的存在物。这种情形之下,艺术性之类的问题是无足轻重的。这也就难怪许多雕塑艺术家约定俗成地不把公共艺术当成一种严肃的艺术创造,称之为“菜活”。公共艺术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最无奈的事就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酝酿和调整之后,雕塑家们变得愈来愈机灵,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人感觉到无可挑剔,你无法说它有什么不好,但也说不出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一种八面玲珑的世故与机巧里面却无法掩饰艺术家创造力的衰退。
冷静地审察我们现在有关公共艺术的美学期待,它显然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温和、中庸、适度的现代艺术风尚了。形式美感是必要的,一定的现代气派和无伤大雅的反叛姿态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如果是严肃的主题,那么在风格上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近几年国内城市公共雕塑的世俗化倾向蔚然可观,上海闹市区那个褒电话粥的时髦女郎雕像似乎是一个开端,雕塑家们充分发挥想象,于是都市街头的酷男辣妹、白领精英以至于象征过去岁月的黄包车夫们纷纷被铸成大致等身的铜像,站立在街头巷尾,人们突然发现雕塑竟然也可以与普通人如此这般地亲近,受宠若惊之后,便相当地满足了。然而,细加品味,这些类似于西方波普艺术的作品,表达的却是一种建
立在物质虚荣基础之上的都市优越感和程度不同的自我陶醉、炫耀的情绪,让人感觉到一种近乎病态的轻浮。
人类艺术创造与经济活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加以警惕的是:公共艺术如何在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现代都市社会生态里,保持它的作为艺术创造物所应具有的某种程度的自足与独立的价值品质。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背时,然而,城市公共艺术要获得一种健康发展的土壤,要实现它对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独特作用,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公共艺术一般化地美化城市的观念其实预设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前提,即城市化的物质进程的目标与艺术家普遍的美学理想之间完全一致。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投资者和艺术家都抱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力主义成见,以高度理想化的普遍的人性标准来为我们的都市勾画美好的蓝图,而一旦投入实施,结果往往与事先的设想相差甚远,并且还常常引发令人预想不到的矛盾。在公共艺术项目的论证过程中,大家都习惯于依赖各种电脑制作的模拟效果图和精巧的模型来说明问题。而实际上,这些效果图不是在说明问题,而是在简化问题。模拟效果图的实质是把城市环境空间固有的复杂关系和内涵简化为单纯的形式关系,不客气地说,它只是提供了一种美学的假象。专业人士当然了解这一点,他们一般不会象普通市民那样被这些赏心悦目的模拟图所迷惑,但一种基本立足于物质性关系考量的视野,使得他们往往无法深切地体验城市空间内涵的复杂性。于是,我们的城市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虚假的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
人的本位意识自然属于老生常谈了,但人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存在,在现代都市多元的文化环境里,一种建立在抽象人性基础之上的普遍的美有多少现实基础,是相当可疑的事情。普遍美的设想其实是无视都市人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那些制作精美的模拟效果图,也许确实灌注了设计者某种人本主义的理想。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在大多数的设计效果图中,人都是无关紧要的点缀,是没有任何本质意义的抽象存在。就城市公共艺术品而论,它所落脚的特定区域空间不仅包含了诸如周围的建筑物、树木之类的物质性关系,同时更具有特定的精神和心理性的意义。这种精神性的关系网络虽然不可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了解都市特定区域人群的文化、阶层、年龄结构以及职业背景是把握这个无形的心理性空间网络的基本途径之一,事实上,只要细加审察,就不难发现围绕着公共艺术品所发生的接纳、愉悦或厌恶、排斥等心理效果大多有着复杂的文化、经济的乃至政治的根基。总之,在公共艺术领域里是不存在抽象的美的神话的,所谓的普遍意义的美,所谓公共艺术一般化地美化城市的景观,在现代城市中都是脱离现实的同意词。
来源:世纪美术
网站编辑: